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22章 四海国公!(2 / 2)


国公爷!

国公,封爵名,位等同或低于郡王,为封爵的第三等,公爵的第一等。该封爵亦传至越南!

北周以前,有封国的公爵(包括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)都可称“国公”,但此时“国公”并不是一种爵位。例如:

东汉魏公曹操!

好吧,曹操就不提了。换个说法!
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侯伯子男,凡五等”。

当然了,有明一朝,国公只是一种身份,地位,并不是官职,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是皇亲国戚才有的。

也就是说国公的地位很高,基本上那些有官职的人见了他都要下拜的。如果非要和现代21世纪的官比较的话,有点像建国初期的国家荣誉主席。

当然了,有实权或开国的国公另算。

像魏征,李靖,寇准,徐达都是国公,所以能封国公。职务一般都是总理(副总理)或总司令(副总司令)一级的大员,可以说是位极人臣。特殊的,还一样会有实权!

朱子龙,自然就是特权超品的存在。

因为,他要是造反,估计就直接能当皇帝了,你还想控制他的军权?

也就左良玉和朱子龙接触的不多,古时信息和流言又让人难分真假。左良玉认为自己有二十万大军,朱子龙在襄阳只带了二三万军队,所以没有放在眼中。

当然,这也和左良玉的性格,以及后期的精神分裂式的更年期有关,属于突变的脑残。

数日后上午!

杨嗣昌正在床榻前凝思,忽见儿子杨山松匆匆进来,道:“父亲大人,哨骑来报,天使到了。”

传圣旨的人,从唐朝起,就有一个外号,也可以称之为天使。

不是西方长翅膀鸟人的意思,武则天当年也叫天后,就是这么来的。

一听儿子的汇报,杨嗣昌的眼睛立时无比闪亮,道:“圣旨来了吗?好,立刻传百官和众将集合!”

少时!

襄阳城内外各部地方大军,开始分出一部分中军和人马进行集合。

同时,消息传出,襄阳城百姓尽出观看,教场周边,人山人海,就像庙会一样。

一个老太监,后面簇拥着大群的小太监,锦衣卫,京营战士等。来到高台上!

取出黄绫圣旨,高声喝道:“众将接旨!”

刷的一下,所有官员和将军都跪拜下来,包括左良玉也是。当然,朱子龙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给左良玉看看,加上他早就有见旨不跪的特权。于是,一个人就这么站在那里。

加上他站位比较前,不知道的人,猛的一看这画面,还会错觉的以为他是皇帝呢!

众官众将跪在地上听着,越听越是心头震撼,皇后和太子的赏赐之厚,出乎他们所有人的意料之外。

犹其是听到朱子龙提升为国公爷时,无人不心惊!

从周代时,中国就有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五爵制,后世的西方贵族制不过按古中国爵位翻译过来罢。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,封号非特旨不得予。更不要说还给铁券!

台下众人,偷看向朱子龙,或嫉妒,或佩服,或为其高兴,世间百态皆有之。

左良玉等人,更铁青着脸,心头又是惶恐,又是嫉恨。更多是一种感觉不公平的感觉!

不久,朱子龙接过圣旨。

又接过赐下蟒袍玉带!

那蟒服上有五爪龙纹,与皇帝所穿龙衰服极为相似。朱子龙当场穿起来,站在高台上,更给人一种,他就是皇帝的错觉!

甚至于,在阳光的反射下,有人隐约间,似乎看到了朱子龙有金龙缠绵悱恻的幻觉。

-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