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为臣(皇嫂)第67节(1 / 2)





  桑云失望道:“您果真忘了自己的身份?”

  古丽尔红了眼眶:“我也想好好做蒙川公主,可是都是王兄逼我的,我没有求过他吗?我哭也哭了,跪也跪了,王兄都无动于衷。他说我不听话,他宁愿杀了我。那王兄到底有当我是他亲妹妹吗?”

  桑云道:“您身为蒙川公主,服从大王的安排,本来就是您该做的。”

  古丽尔凄然一笑:“我知道,所以他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工具,可以达到他政治目的的工具。工具不听话了,他当然要毁掉。”

  桑云眸光微动。

  古丽尔看着她说:“可是我是人,工具会乖乖被毁,我不会。我是被迫逃亡的,我只是为了活命。”

  刘希武目光微垂:“公主,走吧。”

  古丽尔点点头,转过身跟着刘希武就走,再没看桑云一眼。

  桑云喉间发出一声不甘的尖叫,很快被封州官差摁在地上,再无反抗之力。

  许刺史亲自去了边境防线,见到负责这边守卫的将军,说明来意,然后就在那边等候长安派去南蛮谈判的使臣归来。

  刘希武把古丽尔带到刺史府的正堂里等候消息。

  古丽尔由两个侍女带着换了一身衣裳,收拾好出来,盘腿坐在软垫上,伸手拿了案几上的果子就开始啃。

  啃了一会儿,她抬头看向刘希武,转转眼珠:“之前不是都说你死了吗?没想到还活着啊。”

  刘希武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道:“是路上出了点意外。”

  古丽尔啧了两声:“不就是遇人不淑跟一个细作成亲了嘛,我懂。”

  刘希武:“……”

  他脸色有些难看地问:“你都知道了?”

  古丽尔挑了挑眉,笑嘻嘻道:“那当然。你被贬前好歹也是个五品将军,朝廷命官,你出了事,朝廷当然要通报一下啊。”

  其实她也没特别关注,只是偶然间听说的。她对这个刘将军还有点印象,就记住了。

  刘希武脸色愈发僵硬,他耳根有些烧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  “欸,不过,”古丽尔啃完果子,胡乱拿帕子擦了下手,托着下巴问,“那水流那么急,你是怎么活下来的?”

  刘希武道:“被一对好心的母女救了。”

  他想起当时在那个小村庄,被若娘母女悉心照料的日夜,一时有些感慨。

  他离开之后,先去青县县城找了个活儿做,做了大概有十天半个月,他又回去找谢若娘她们了。

  他把挣来的银子全部给了她们当做酬谢,并许诺这只是一小点补偿,等来日他会回来给她们更多的答谢。

  救命之恩,刘希武觉得怎么谢都不为过。

  那老妇看见他送去的银钱,当时脸上就笑开了花,若娘却没说什么,只告诉他这就够了,不必再送钱过去了。

  临走的时候,老妇偷偷把他拉到一边,跟他说了许多关于若娘的事。

  刘希武再粗枝大叶,性格莽撞,也是成过亲的人。他很快就听明白那谢老妇的意思,她想让自己娶她女儿。

  刘希武只得不好意思地告诉她,自己已经成过亲了,那老妇脸上才露出失望的神色。

  从那老妇家中走出来的时候,刘希武又碰上几个村夫村妇,他们看见他从谢家出来,纷纷露出了探究、像是窥破什么隐秘之事的兴奋神情。那时候刘希武才意识到,收留他、照顾他,为那对母女带来了多大麻烦。

  刘希武想起这事,一时神色又有些怅然。

  “那你还挺幸运的。”古丽尔说着,又伸了伸腿,活动了一下,“我也得谢谢她们,要不是她们救了你,你也不能在封州碰上我啊。说不定这会儿我已经见到我王兄了。”

  古丽尔想想他王兄那可怕的手段,忍不住生生打了个寒颤。

  两人在刺史府等了好久,吃过了晚饭,等到入夜的时候,许刺史才回来了。

  在他的身侧,同行的就是从长安派来的大魏使臣,宋婴。

  古丽尔也见过这人,总是在大魏太后那里议事的!她眼前一亮,走上前去问:“宋大人,是要把我送回长安了吗?”

  宋婴站定,躬身向她行了一礼:“公主。”

  然后他直起身,看着古丽尔热切期盼的目光,道:“公主的下落安危,关系到大魏与南蛮的邦交,因此,外臣现在不能护送您去长安。”

  古丽尔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,她瞬间眼眶就有些红了,颤着声音问:“那你要怎么做?把我送到蒙川,我王兄那里?”

  宋婴迟疑了一下,说:“蒙川王如今正在寻找公主,大魏必须在确保您安危的前提下,给蒙川王一个交代。”

  何为交代?蒙川王一心要让古丽尔回去,为了破坏蒙川王兵临大魏边境防线的动机,古丽尔必须被光明正大地送到蒙川王身边。唯有如此,南蛮人起兵的借口才算消失。

  古丽尔后退了一步,她摇着头,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:“我不要回去,你们若一定要让我回去,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!”

  宋婴一怔。

  他是知道蒙川王兄妹关系似乎有点问题,但他没想到会这么严重,以至于让蒙川公主放出这样的狠话。宋婴顿了一下,拱手道:“公主若有什么难处,不妨与外臣一一道来。外臣这就书信一封,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,请太后娘娘示下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南北边境形势告急,长安城的武举却如期举行了。

  事实上,正因为如今大魏双面受敌,才更应该重视武举,多多选拔将官,壮大军队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