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5节(1 / 2)





  黄春连撇撇嘴,道:“有什么不合的?你大伯家有两个孩子外出打工,他就是不开店,也有生活来源。如果你爸在家开店,也能帮衬帮衬家里。”

  “三叔家还没有人外出打工呢?他家的生活来源又在哪里?”曾文理揉了揉眉头,对自己这位母亲有些头疼。

  曾国章开口了:“我还想再出去打两年工,一间小小的早餐店,也挣不到几个钱。不过,话又说回来,文芳这个丫头,好像变化挺大。”

  黄春莲这下有话说了:“你们不知道,文芳这丫头像变了个人似的,阿章,你下半年外出后,她姐弟三个去学校门口卖文具。波儿还帮着去摆摊,赚回了一个学期的文具呢,估计开学前她们还得去摆摊。”

  “哦?那文兰没去帮忙吗?”曾国章惊讶地问。

  “开始没帮,你也知道,那丫头一直想去打工,我好说歹说才让她留下来读书。后来,见波儿赚来的文具还不错。我想为兰儿也讨点,文芳那丫头说,要卖出多少文具才能赚到自己用。然后就让兰儿把文具带到农林中学去卖。”

  “文兰摆摊了?”曾文理初中也在农林中学读,想象妹妹在学校门口摆摊的情形,觉得好笑,便问道。

  曾文兰走进屋子,刚好听到哥哥问这话。她急忙道:“我才没有摆摊呢。我是让班上的同学告诉大家,我家堂妹有文具卖,便宜,质量又好。如果有人要,我就帮忙捎带。然后就有人陆续地让我带了。”

  “能赚钱不?”

  “我也不知道赚不赚钱,但这学期,我用的作业本、笔记本,还有笔都是文芳送的。哥,你看,还有这双小白鞋。也是文芳送的,弟弟也有。”

  曾文理看着自家这个有些单纯的妹妹,取笑道:“你是姐姐呢,怎么还要妹妹送东西?”

  曾文兰嘟起小嘴:“哥,你别说,文芳就像个小狐狸,灵活得很呢。我哪有她那脑瓜子?如果有,在青山中学都能考全级第一,我还不会缠着你,要你带我去打工呢!”

  “全级第一?你是说文芳?”

  “是啊,哥,文芳中考、期考都是全级第一。是文权在村里说的,肯定不会假。”

  曾文理高兴地道:“那不错呀,以后文芳考上中师中专,那就捧上铁饭碗了。”

  黄春莲不高兴地瞪了儿子女儿一眼,气道:“你们高兴个什么劲?又不你们考第一!让你们努力学习,就一个个地争着去打工。打工能有什么出息?”

  曾文理也不理母亲的唠叨,道:“妈,家里有个姐妹读书出身,吃上国家粮,那是家族的荣耀,你的眼皮子可别这么浅。”

  曾国章也道:“这话说得没错,你也别总没事找事盯着人文芳了。上次如果不是你推了人家一把,让文芳摔伤了头,阿生一家年前也不用这么辛苦去帮罗明友干活。人家不但给爸妈挣了两套新衣服,给文兰兄妹挣了鞋子,还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双袜子呢。人家不记前嫌,你也别总得寸进尺。”

  “知道了,我今晚不是也没说什么嘛!”曾国章这番话说得黄春莲有些悻悻然。

  “不是我说你,上次你确实过分了些。慧丫头嫁了个有钱老公,人家难得回来一趟。见到芳丫头,顺手给了她一块花布,你就去抢。”

  “这不是文兰比她大,文兰都没有,凭什么要给她?”

  “问题是文兰当时不在家,人家慧丫头也没见到文兰呀,如果见到了,说不定这花布就是文兰的了。”

  黄春莲分辨道:“所以,我才觉得这布应该有我们文兰一份。”

  见妻子还这般强词夺理,似乎没听明白自己的话,曾国章无奈地叹了一声:“唉呀,你这婆娘,跟你扯不清。”

  曾文理见母亲闷闷不乐,就安慰道:“妈,我看文芳是个懂事的,如果她有好事,肯定不会忘记拉我们一把。你还是少招惹她为好,等她成了国家干部,说不定我们还真要沾她的光呢。一个杰出的成功人士,都懂得依靠家族的力量。从她让文兰文波帮着卖文具,就可以看出来。”

  “唉,我就是想着那间早餐店。这些日子,你三叔经常会拿些包子什么的回来,可好吃了。”

  黄春莲还是觉得可惜得很。

  曾文兰吐了吐舌头,道:“妈,难不成你是想包子吃,所以才想我爸留在家里开店?”

  黄春莲脸一红,男人总想着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,她也想在大冬天的时候,自家男人能抱着自己睡个暖和觉啊。但这话能对儿女说吗?

  她瞪了女儿一眼,嗔道:“你这丫头,说什么呢!”

  曾文理见母亲脸上浮起的红云,他一个十八岁的大男人哪能不懂,就扯了扯妹妹的衣角,站起身道:“妈,我去找文胜聊会天。”

  说完,扯着妹妹的衣角出了门。

  第七十五章 变化(3)

  大房这边,一家子除了曾文静找小伙伴玩去了,也都聚在曾国卫房里。

  “哥,你有没有觉得文芳那丫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?”曾文秀撇开正沉浸在喜悦中的父母,悄声问曾文辉。

  曾文辉回忆起刚才那个装扮得时尚靓丽的小丫头,点点头:“是不一样了,长开了些,也分打扮,漂亮多了。”

  曾文秀道:“哥,不是这个。我是指她说话处事,好像与从前不同了。文芳以前说话做事都有些笨拙、拘谨,如今说话大方得体,做事爽快麻利。你不觉得这变化也大太了吗?还有,哥,你发现没?三叔家,好像是文芳当家呢。三叔、三婶什么都听她的。”

  “是吗?我没注意到,不过,她上初中了,有些变化也不奇怪。”曾文辉却没有妹妹这般心细,但往深里想想,三叔三婶都只读到小学,文芳正读初中,成绩又好,多听她的,也在情在理。就把自己这番想法同妹妹说了。

  曾文秀摇摇头,道:“哥,你还是没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。回来几天,我都没怎么见到过文芳。今天一见,觉得文芳从外到内,都变化极大。特别是神情气度,我都能从她身上看到我们老板的影子。”

  曾文辉惊讶道:“哦?你们老板?女的吗?”

  曾文秀点点头:“是啊,我们毛织厂的老板是女的,下面还有两个女经理。我觉得文芳说话及举动,都与她们有些相像。”

  曾文辉摇摇头,道:“这不可能吧?那些都是成功人士,文芳才多大?不过,我也没注意看。我只是觉得三叔、三婶好像变了不少。”

  “三叔一家都变了,但文芳绝对是变化最大的那个。哥,你注意到爷爷的那件军大衣吗?我回家前与工友在荔园市区逛街,好几次想给咱爸买一件。可是,一问价格,一件差不多要四十元呢,还是没舍得买。”

  “你这丫头,买少一点自己的东西,可不就能省下这钱了?”

  曾文秀嘟嚷道:“如果只是买一件,说不定我咬咬牙就买了。可是,给爸买了,却不给爷爷买,感觉不太好。哥,如果一买两件的话,我想你也下不了这个手吧?我担心买回来了,还得被妈妈骂。再说,如果买了这衣服,我也剩不下多少钱了。唉,想来想去,还是算了。”

  “哦?这么挣扎?”曾文辉见妹妹一脸纠结的模样,觉得好笑。不过,话又说回来,他们一个月也就挣六七十元左右的工资,如果一下子要拿出80元钱买衣服,他也狠不下这个心。

  曾文秀分辨道:“哥,这不是重点。哥,你想想三叔一家,不但给爷爷奶奶各置办一套衣服鞋子,给爷爷买的还是军大衣。你不觉得文芳口中说的她同年爷家的服装生意有些蹊跷吗?”

  “嗯,文芳能给爷爷买上一件军大衣,确实不像她说的那么简单。或许,这生意三叔一家也是有份的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