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节(1 / 2)





  曾文芳知道他们如今卖的叫甜柿子,吃起来甜甜的。而青山镇杨雪珍老家,却有很多人会腌制一种“咸柿子”,这种柿子有养肺胃、清燥火的功效。春节期间大家吃多了热气的东西,容易上火,这个时候,如果能吃上咸柿子,药钱都省了。

  “柿子多少钱一个?”曾文芳笑咪咪地问坐在一块石头上的中年人。

  “一毛钱一个,小姑娘来两个?可以少算你们两分钱。还给你们削好,包甜。”中年汉子热情地招呼。

  “有没有咸柿子卖?”曾文芳又问。

  “咸柿子?小姑娘,这个时候街上卖的都是甜柿子,如今还没有咸柿子卖呢。”

  “哦,那什么时候才有咸柿子卖呢?我有些上火、喉咙痛,想吃一个去去火。”

  “呵,小姑娘真不错,还知道柿子可以去火呀。甜柿子一样有去火的功效,不过没有咸柿子那么好。”

  “行,那给我们削两个,给我们算便宜哦。”曾文芳爽快地掏钱。刘小玲也不阻她,两人逛了这么长时间,也渴了。

  在中年汉子削柿子的当口,曾文芳又与他拉扯起来。

  “大叔,你一直在这里卖柿子吗?”

  “是啊,一直都在这个地方卖,每到柿子上市时节,我就在这个地方卖柿子。什么水果上市,我就卖什么水果。”

  “那春节的时候还在这里卖吗?”

  “卖啊,我们做这小本生意的,春节买东西吃的人多,哪敢歇着呀。”中年汉子憨厚地笑着。

  “叔叔,如果我能给您提供咸柿子,就是把柿子批发给您,您会收吗?”

  “哦?你家有?”

  “是啊,我是青山镇的,您知道我们那里出产柿子吧?”

  “青山镇,倒是出产柿子。不过,腌制咸柿子要很高的技术,腌制得太咸。没人要,腌制得太酸,也没人要。说实话,我都不太敢批发咸柿子。”

  曾文芳知道中年汉子说的是实话,但是,上一世,她在青山镇常买柿子吃。每到年前,还要买很多给县城、市里、省城的亲戚。曾文芳大概知道哪几户人家柿子腌制得好。

  “大叔,如果我能保证柿子的质量呢?你敢要吗?”

  “你?”

  “当然不是我腌制,而是我爷爷,我爷爷腌制的柿子在青山镇是出了名的。如果您敢要,我可以让我爷爷多收购一些柿子来腌制,专门批发给大叔卖,这样可使得?”

  曾文芳撒了个小谎,她爷爷哪里会做这个,寨下村连一株柿子树都见不到。但,为了取信于这位大叔,她觉得撒个小谎无伤大雅。

  刘小玲在一旁吃着柿子,也不吭声,随便曾文芳怎么发挥。

  “那我得尝尝,才敢进你家的货。还有,得保证每次柿子的质量都好,如果不好,我可不要。”

  “这是当然,到时候任凭大叔品尝,尝到好你才要,不好,我拿回家去自己吃。”

  “呵呵,你这小姑娘,你自己能吃得了这许多?”

  “大叔,我知道甜柿子的批发价是三分钱一个,咸柿子要五分钱一个。不知对不?”

  中年汉子讶然,难不成这小女娃已经调查过市场才来找自己?

  “如果我进货多,咸柿子有时候四分钱也能拿到。这还要看柿子的大小。”

  这也是事实,曾文芳指着箩筐里的柿子,道:“都比这些要大一些,五分钱一个,我觉得应该可以,你卖一毛钱一个,根本不用降价。”

  “那你什么时候可以拿些来给我尝尝?”

  “月底可以吗?我爷爷腌制的一些是自己吃的,没打算卖。如果要做批发,我还得让爷爷到村里收一些好的柿子来。大叔应该知道,如果一个缸里有一个坏柿子,那这些柿子都会废掉。所以,我们挑柿子还得费一番工夫。”

  “行,到时候你还到这里来找我。如果能早一些就更好了,这样,我一个箩筐卖甜柿子、一个箩筐卖咸柿子,生意会更好。”

  “好的,大叔,我尽量早点拿货给您。一般几点来这里找您会更好?”

  “我从早上八点半钟,到晚上六点钟都在这里,我姓钟,不知小姑娘姓什么?”

  曾文芳拉过刘小玲介绍道:“钟大叔,我叫曾文芳,这是我同学刘小玲。”

  刘小玲腼腆一笑,喊了一声:“钟大叔。”

  第四十五章 归途

  刘小玲一脸崇拜地看着曾文芳:“文芳,你真厉害,一天就办成了两件大事!”

  曾文芳笑笑:“这只是小事,等你同学我办成了大事,一定让小玲跟着我吃香的、喝辣的。”

  “呵呵,那敢情好。”刘小玲本就特别佩服曾文芳,此时,对她的话更是深信不疑。

  定下这件事后,两人看看天色已晚,也不想再逛街了,便去车站坐车。结果,镇里唯一的一部中巴车已经走了,幸亏,还有一部四轮小货车。小货车的司机是位小伙子,他把曾文芳两人安排在后排位置。其他的男孩子则坐在后面货厢里。

  有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边爬上货厢边嘀咕:“怎么这么不公平,我先来还得坐货厢。她们后来,还有前面的位置坐。”

  曾文芳与刘小玲对视一眼,吐了吐舌头,上了后排坐。货厢里面堆有货物,虽然有车棚,但却不能关门。坐在那里肯定得吹冷风,也怪不得小伙子嘀咕了。

  “算了,看人家两小姑娘,也不忍心让她们坐货厢吧。你一个大小伙子,皮糙些。”

  “是啊,让座是美德。没事,我们在这里有伴,还可以谈天说地。”

  货厢里还有几个男子,他们听了小伙子的嘀咕,劝道。

  “唉,也是,我们皮糙肉厚,有货厢坐就不错了。”小伙子也不是不讲理的人,自嘲道。

  “哈哈……”后面货厢里传来愉悦的笑声。四轮小货车就在笑声中启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