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1节(1 / 2)





  丁琼女士心中升起一丝焦急。

  她愿意让女儿为了获得支教保研的机会而去支教一两年,却不愿意女儿最后真的“陷”在支教这个大坑里。

  “我也有关注这个地方,贫穷、缺水、土地贫瘠、人口素质低。教育也许是他们离开这个地方的一条出路,但那应该是国家和地方上去思考和执行的,不该是你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女孩承受的,你来支教,就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。”

  丁琼着急地说,“如果你的同事们都离开这里了,就说明这里还是有很多问题的,留不住人的,你一个女孩子在这,别的不说,安全怎么解决?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?我把你教养到这么大,你要有个万一,我怎么办?”

  “我会保护好自己的,这里的人也很朴实,孩子们都很可爱。”

  杜若说着说着,突然就笑了。

  “妈,你不觉得你现在说的话听起来很耳熟吗?当年你的厂子要破产时,别人也是这么劝你的。”

  【你看全国都在改制,你们厂子本来就不强,厂子里养的人也太多,到处都在下岗,你难道能管这么多人吗?厂子要不是自己有问题,就不会倒了!】

  【怎么安置这些人应该是国家和地方上做的事,你一个女人在这里倔什么呢?你一个上过大学的精英人才,在哪里找不到出路,非要吊死在这颗要倒的树上?】

  【你说你要南下去找路子,还要出国找外资,别的不说,路上安全怎么办?现在到处都是流动人口,世道这么乱,你一个女人,要有个万一,我们怎么办?若若怎么办?】

  这些话曾经是她的父母长年累月争执的内容,伴随着她大半个幼年时期,熟悉到一听到类似的话,耳边都好像能回响起这些声音。

  丁琼没想到杜若会提到她年轻的时候,烦躁地提高了声音。

  “那不一样,那时候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你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!”

  “是一样的,妈。”

  杜若摇了摇头,语气十分肯定,“以前我不能理解,现在我理解了。你当年不能离开厂里的理由,就是我现在不想离开‘红星小学’的理由。”

  “我会在这里待满一年,明年我也会继续选择‘支教保研’,我依然不喜欢当老师,但我好像渐渐喜欢上‘支教’了。”

  她也许不够聪明,却足够有毅力,她不怕等,也不怕熬。

  所以……

  “我希望您能支持我的决定。”

  ***

  电话那头的丁琼女士最后还是无奈的同意了她留下的决定,但她让杜若保证,一旦安全上出现问题,必须立刻打电话给她。

  哪怕没有车票,丁琼女士表示即使是开车过去,也会把她接回来。

  这么多年来,她们母女之间拘谨又小心翼翼的关系,在这通电话后也有了微妙的改变。

  最显著的表现,就是母女二人都开始愿意坦率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。

  打完电话,杜若已经冻得鼻头都红了,她搓搓手,跺跺脚,小跑着回到了学校的廊下,准备装个热水袋回宿舍里去。

  一到廊下,迎面又遇到了秦朗,避无可避,两人打了个照面。

  打量着杜若冻得直抖的样子,秦朗露出了然地表情。

  “跟家里打电话了?”

  杜若做什么事都不避着他们,唯有和自己妈妈打电话时会远远地离开众人,找一个没人的地方。

  杜若点了点头。

  这时候打电话是为了什么,以秦朗的情商,自然是想一想就知道。

  “辛苦你了。”

  他诧异与杜若的选择,带着钦佩地表情说,“孩子们会感激你的。”

  杜若身上的冷已经缓了过来,听到秦朗的话时,她突然笑了起来。

  “你搞错了,不是孩子们会感激我,而是我感激他们。”

  她的笑和她的人一样,淡如菊,轻若月。

  有些话,在现在这个时候说出来,既像是埋怨,又像是矫情。她从来就不是个会煽情的性子,许多话在电话里根本没办法说出口,只能继续藏在心底。

  她想说,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支教经历,她可能永远也不能理解母亲当年的选择,她和她的母亲,终其一生,可能只是熟悉又陌生的甲乙关系。

  她想说,原来自己不止长得像她,想的也像她。

  她想说,因为这次支教,她见到了默默选择家庭而留守的女人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人生;

  因为这次支教,她知道了什么叫“放下砖就不能养活你,拿起砖就不能拥抱你;”

  因为这次支教,她明白了什么叫“负责”,为什么“不能让他们失望”。

  她在这里汲取了很多,见识到很多优秀的人,他们曾彼此陌后然后又各自熟悉,她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敬业、责任、胸怀、奉献、包容、谦逊和幽默,这些是她曾经没有,现在却想努力得到的。

  秦朗说,孩子们会感激她不放弃他们,她却想说,她感激他们,是他们让自己找到了未来继续在“教师”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勇气。

  她做出的不是“牺牲”,反倒是满心感激之下的一种“反哺”。

  曾经,那个面试官问她,“你认为支教的意义是什么?”,她选择了网上推荐的最“标准”答案,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语言。

  而现在的她,一定会回答:

  ——“支教的意义不是付出,而是共同成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