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百四十一章 夜袭(2 / 2)

幸好是深夜行军。月亮被蒙在厚厚的云层后,天上只有几颗稀疏的星星。光线极为暗淡。只能听到沉闷的马蹄声,根本看不清大军的真容。

边关有数十个边城。鞑靼人连着攻下了一半。在齐王太孙领军到边关之后,情势才有了逆转。如今在鞑靼人手中的边城只有六个。每座边城里都有粮草。不过,边军缺粮,鞑靼人的粮草也绝宽裕不到哪儿去。如今大半粮草都集中在其中一座叫平沙的边城里。

鞑靼人选中平沙城放粮草,自然也是有理由的。平沙城位于后方,离朝廷的军队最远,也最安全。

平沙城本身驻兵倒是不多,只有一万左右。储粮的粮仓就在城中。

行军一夜,只到了鞑靼兵所占的第一座边城外。离边城约有五十里的地方,有一大片丘陵。齐王悄悄领军在此停歇。为了不引起城中鞑靼兵的注意,不能搭营帐,更不能生火做饭。所有士兵都带了干粮和水。

仅仅是这样,当然还不够。天一亮,鞑靼人便会派兵巡逻,一万大军藏身在此,很难瞒得过鞑靼兵的耳目。

不过,天刚亮,赵将军便率三万边军攻城了。鞑靼兵忙着守城,根本无暇也不敢打开城门巡逻。

整整攻了一天的城,双方喊杀整天,死伤不计其数。然而,城依然没攻下来。到了傍晚,赵将军才鸣金收兵,在城外安营扎寨。

鞑靼兵警戒的关紧了城门。

同样的情形,还发生在另外几座边城外。

朝廷大军几乎倾囊而出,全力攻打几座边城。这样的情形,在往日极为少见。鞑靼人一时也慌了手脚,几座边城都加强了戒备。防止朝廷边军夜袭攻城。

就在此时,齐王率领整整休息了一个白天的士兵们又悄然出发了。他在事前早已选好了路线,离每座边城都足有几十里。发出的声响绝不会惊动城中的鞑靼人。

夜出昼伏,行军因隐蔽为先,绝不贪功冒进。以这样的速度,至少要花四个夜晚才能赶到平沙城。期间若是被任何一股鞑靼骑兵发现踪迹,都会使这一万骑兵陷入险境。因为这里是鞑靼人的势力范围,足足十二万鞑靼骑兵,来去迅猛,战斗力极强。就算齐王身经百战善用奇谋,若是被十二万鞑靼骑兵包围住了,也只有死路一条。

这也是这一计实施起来最困难的一点。朝廷大军声势浩大的攻城,就是为了吸引另外几座边城鞑靼兵的注意力。半点不能懈怠!

接下来的几天里,赵将军等人会不停的领兵攻城。齐王则要领着一万士兵暗中赶到平沙城外,发起突袭,烧掉鞑靼人的粮草。没了粮草,鞑靼兵将会不攻自破,迅速的退到关外。这一场耗时一年多之久的战争,也会以大秦的胜利而告终。

不过,烧粮草绝不是易事。若是以这一万人攻城,根本攻不下平沙城,更不用说烧什么粮草了。所以,必须要出其不意!

齐王微微俯下身子,双脚夹紧马腹,脑海中闪过一连串的思绪,俊脸却如冰雪般冷静。

......

周琰一连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,高烧已经退了,却依然恹恹的没什么精神。

“殿下,该吃午饭了。”方同殷勤的捧来午饭。近来周琰缠绵病榻,饭食是由厨子单独做的。虽然谈不上精雕细琢,却也比普通的军中伙食强多了。

周琰却看都懒得看一眼:“放一边吧!”

又是这句话!

之前高烧不退,每日只勉强喝些稀粥。这几天身子倒是好一点了,可周琰依然没胃口,每顿饭都只草草的吃上几口了事。原本还算圆润的脸孔,如今消瘦了一大圈。太子和太子妃见了,只怕也认不出自己的儿子来了。

方同苦着脸央求:“一放就凉了,殿下还是先吃一点吧!”

周琰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。等饭菜端到床边,每样吃了两口,便搁了筷子。

方同心里暗暗叹气,却也没再劝说什么。这些日子几乎快磨破了嘴皮子,周琰也不反驳,就这么默默的听着。然后依然故我。别说他了,就连齐王也没什么好法子......

刚想到齐王,就听周琰问道:“十四叔人呢,怎么连着两三天都没见他了?”他病倒之后,军中所有的事都落到了齐王的身上。不过,齐王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看他。如今连着三天都不见人影,着实罕见。

方同若无其事的应道:“天气一暖,鞑靼人又开始不安分了。齐王殿下忙着部署应对,大概太忙了,所以没空闲过来。”

周琰皱眉,不快的瞪了方同一眼:“同样的理由你已经连着用了三天了,当我病了就成傻子吗?骗人也不知道换个说法。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?”

方同谨记着齐王的吩咐,坚决不肯透露半个字:“没有的事,殿下多心了。”

他越是这般遮遮掩掩,周琰越是起了疑心,立刻板起脸孔:“好大的胆子,竟连主子我也敢糊弄了!我现在就自己去找十四叔。”(未完待续)R466